当前位置:首页 > 门诊介绍 > 门诊公告 >

膏滋的历史渊源

作者:李小平中医门诊官网 点击:0

2018-10-07 15:09:24

自神农氏尝百草,诞生和造就了我国伟大的医药宝库,随着历史的前进,中医药的发展,也就产生了膏滋药这一健身强体,治疗疾病的药剂。明朝洪武八年(1375)由奉勅编作的中国韵书《正韵》,和三国时魏人张揖所作最早一部百科词典《广雅》也叫《博雅》(是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《尔雅》续篇),这两本书上就有有“润泽”两字,这是叙述“膏滋”对人体的滋补作用。膏滋药在汤药 (煎剂)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炼、浓缩、演变发展而来,故有“凡汤丸之有效者,皆可熬膏服用”的说法。膏滋药的形成,在《黄帝内经》、《金匮要略》中均有记载。

李小平补肾膏滋
 
最初出现的膏滋药以“煎”命名,如东汉末年张仲景在《金匮要略》中记录的“大乌头煎”。约公元500年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,在《本草经集注》有“疾有宜服丸者,宜服散者,宜服汤者,宜服酒者,宜服膏煎者,亦兼服参用所病之源以为制耳”记载,对膏滋药制作,指出根据治病需要确定剂型,并规定了汤、丸、散、膏、药酒的制作常规,“凡合膏,初以苦酒渍取令淹浃,不用多汁,密覆勿泄。云时者,周时也,从今旦至旦。亦有止一宿者。煮膏,当三上三下,以泄其焦势,令药味得出。上之使匝匝沸仍下之,下之取沸静乃上,宁欲小生。其中有薤白者,以两头微焦黄为候。有白芷、附子者,亦令小黄色也。猪肪勿令经水,腊月弥佳。绞膏亦以新布绞之。若是可服之膏,膏滓亦堪酒煮稍饮之。可摩之膏,膏滓即宜以敷病上,此盖贫野人欲兼尽其力”。唐朝陈延之《小品方》中有单味的“地黄煎”,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记录膏方的制剂采用水煎去渣,取汁,浓缩的方法。唐代王焘所作的综合性医书《外台秘要》(又名《外台秘要方》),记载“古今诸家煎方六首”,其中分章《广济》有阿魏煎、蒜煎、鹿角胶煎、地黄煎,《小品》有单地黄煎,《近效》有地黄煎,均是具有滋补强壮作用的膏方。这说明膏滋药在唐代已经形成。
 
北宋基本上沿袭了唐代的风格,如《太平圣惠方》治虚劳羸瘦无力的地黄煎、治虚劳渴的栝蒌煎,元代朱丹溪《症因脉治》中有知柏天地煎等。南宋才把“煎”逐为“膏”所代替,如《洪氏集验方》有治虚劳干咳的琼玉膏(这是一张著名的膏滋药处方),《圣济总录》有养胃生津的栝萎根膏,宋代还有宁志膏、国老膏等。
 
膏滋药发展至明清进入成熟阶段,采用“某某膏”来命名。如明代王肯堂《证治准绳》有补气润肺,化痰利窍,专治气阴耗伤之咳嗽气促,胸中满闷,语声不出之症的通声膏;  《景岳全书》有治疗气血两亏,嗜欲劳伤,胃败脾弱,下元不固诸证的两仪膏; 还有《韩氏医通》中的霞天膏,《摄生总要》中的龟鹿二仙膏。清代名医叶天士在《临证指南医案》中也记载了膏滋药处方的医案,晚清名医张聿青《膏方》中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医家运用膏滋药的经验,膏方用药二、三十味以上。
 
如今膏滋药已成为冬令进补的首选,为治疗疾病的膏滋膏须经中医诊断后根据病人年龄、体质、病况,拟定的膏方才有效;为滋补强身的也应请中医确实是否适宜服用膏滋药,切不可盲目服用膏滋药而得不偿失。
 

友情链接: